非遗“牵手”青春 匠心培育新芽
时间:2025-09-28 文章来源: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 作者:佚名
活动现场。 记者 刘桂芳 摄
由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天津海河传媒中心文艺频道、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天津市2025非遗进校园示范活动暨2026非遗传承夜高校季启动仪式”,昨日在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海河园校区举行。我市非遗工作者与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欢聚一堂,与高校师生共同见证非遗与青春的“双向奔赴”。
近年来,丰富多彩的非遗进校园活动在我市大中小学广泛开展,不仅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也增强了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与热爱。
活动现场,巧妹红妆绳艺传承人吕敏、曾氏华服手工精细制作技艺传承人邢晋等6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受聘为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产业导师”。在文化和旅游部于今年3月公布的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中,我市刘玉新(刘园祥音法鼓)、吴强(杨家庄永音法鼓)、陈春(河北梆子)等16人入选,现场为他们颁发了证书。至此,我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总数已达58人。
同时,由市文化和旅游局认定的第二批共21家市级非遗传承体验基地获得授牌,包括汉沽飞镲传承体验基地、评剧传承体验基地等。至此,市级非遗体验基地增至77家,形成“区区有载体、项项可体验”的传承网络。
仪式上,2026非遗传承夜高校季正式启动。天津海河传媒中心文艺频道将走进8所高校,共计录制10期沉浸式节目。
原文链接:https://whly.tj.gov.cn/XWDTYXWZX6562/gzdtnew/202509/t20250926_714264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下一篇:100余场活动点亮夜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