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与星辰大海“零距离”
时间:2025-10-13 文章来源:文化和旅游部 作者:佚名
在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假期,一种“科技感十足”的文旅新玩法在海南文昌悄然走红。10月1日至8日,位于文昌市龙楼镇的文昌航天科普中心升级后面向公众免费开放,并开展为期8天的运营压力测试。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在此不仅可以近距离感受中国航天的辉煌历程,还能通过VR(虚拟现实)、XR(扩展现实)、飞行影院等沉浸式体验项目,踏上一场星辰大海之旅。
文昌航天科普中心一直是航天爱好者的热门目的地。今年暑期以来,中心完成了大规模的升级改造,整体参观面积由原来的1000平方米扩大至6700多平方米,接待能力从原先的日均5000人提升到1.5万人。项目负责人何金刚介绍,经过焕新改造的场馆不仅空间更大、展陈更丰富,还在展示形式和互动体验上实现了全面提升,在“科普+旅游”融合发展中探索出新路径。
走进科普中心,六大展馆各具特色,串联起一部中国航天发展史。
在“苍穹馆”,游客可以看到长征系列火箭模型、火箭残骸实物、钱学森的珍贵手稿,从“万户飞天”的古代遐想一路走到“长征问天”的现代实践;在“天宫馆”,空间站组合体模型和舱外航天服直观展示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壮丽篇章;而“九天馆”则通过沉浸式火星场景,将“祝融号”火星车和未来火星基地生动呈现,让人仿佛置身外星探险。
“聚星馆”尤其受年轻游客青睐,北斗导航、遥感卫星、空间应用等高科技成果,通过互动体验走进大众生活。在这里,游客甚至可以将自己的声音传送到太空,实现与宇宙的“零距离对话”。
值得一提的是,广场区域的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1∶1模型以及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模型(暂未开放)等实物展示,通过与沉浸式体验相交织,勾勒出一幅立体、生动的“航天全景图”。
在星辰大海的征途上,文昌不仅是火箭的发射地,更是航天精神的传播地。假期的压力测试除了检验运营能力,更让公众提前感受“科技+科普”的魅力。融合科技手段的沉浸式体验,让航天科普从单一的知识讲解,转变为寓教于乐、互动感强的探索旅程。来自广州的游客陈女士和孩子体验了火箭模拟发射,她感叹:“以前来科普馆参观就是看展板、听讲解,现在完全不一样了。那种震动和声效,让人仿佛置身发射现场,小朋友特别兴奋。”项目方负责人表示,测试期间,设施安全、客流组织、应急管理等都在同步磨合和优化,以确保正式开放后能够为广大游客提供更加舒适、便捷的参观体验。
在假日新玩法不断涌现的当下,文昌航天科普中心的升级与亮相,展现了科技赋能文旅的新可能,让假期出行不止于休闲娱乐。未来,随着场馆的全面开放与持续完善,这里有望成为海南乃至全国航天科普教育的核心阵地,也将为自贸港建设增添独特的科技文化底色。(陈关超 王柯舒)
原文链接:https://www.mct.gov.cn/whzx/qgwhxxlb/hn_7734/202510/t20251013_962599.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