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旅行社法制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旅行社调研

海南景区强基焕新持续发力 以“优进劣汰”优化旅游生态

时间:2025-10-13 文章来源: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 作者:佚名

  

  

  近日,海南省旅游资源规划开发质量评定委员会发布公告,宣布对两家景区实施等级调整。其中降低东山岭文化旅游区等级,由4A级旅游景区降为3A级旅游景区;取消博鳌东方文化苑A级旅游景区等级。

  此次调整既是我省落实《海南省旅游景区强基焕新升级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的关键举措,更标志着海南以“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动态管理机制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进入深水区。

  严字当头:聚焦突出问题,刚性落实“优进劣汰”

  据了解,此次处理依据2025年度第二批景区复核及专项监督检查结果。检查发现,受处理景区主要存在硬件设施陈旧落后、日常管理与服务缺失、以及运营停滞致使旅游功能丧失等突出问题,无法满足其原质量等级的基本要求。

  省旅文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对A级旅游景区的等级调整,是对新版《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国家标准的刚性执行,也是对《行动计划》相关要求的具体落地。

  同步开展的专项检查还发现6家4A级景区存在设施维护滞后、服务标准化不足等问题,目前已被列入限期整改名单。

  优则进,劣则退!近年来,这样的监管模式在海南景区管理中已成常态化,倒逼景区摒弃“评上即终身”的惰性思维。

  标杆引领:传统景区迭代焕新,新兴项目开辟特色赛道

  在严格整治的同时,一批转型成功的景区成为强基焕新的标杆。

  如三亚鹿回头风景区以“城市会客厅”的定位重构传统景区的业态,打造了集观景平台、文化体验、夜间消费于一体的复合型空间,对比2019年,2023年、2024年全年游客接待量实现了约2.4倍的突破。

  三亚大东海旅游区通过智慧化改造实现中英俄三语标识全覆盖,引入国际支付体系。作为三亚市区的核心旅游目的地,该旅游区长期游客接待量稳定,年度接待量约250万人次。随着其服务品质与综合管理的持续提升,该旅游区所属街区于2025年2月获评“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随后于3月成功升级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成为滨海旅游服务标准化的典范。

  福山咖啡文化风情镇通过“咖啡+”多元融合与“景区+园区”双轮驱动,实现了从单一业态向全产业链拓展的转型升级;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以非遗活态传承为核心,通过场景还原与文化IP创新,成功打造出沉浸式民族文化体验范式;蜈支洲岛旅游区则以“场景革命+精准营销”双轮驱动,构建跨界IP生态与全媒体传播体系,显著提升了品牌影响力与市场竞争力。

  这些A级旅游景区的成功实践,印证了《行动计划》推动“传统景区转型迭代”的可行性与显著成效。与此同时,不少新建景区也正以创新融合为抓手,走出差异化发展新路径。

  融合破局:新兴业态多元融合,开辟全时旅游新路径

  如海口东坡老码头作为国内首个沉浸式东坡文化街区,通过宋风演艺、非遗市集、XR体验等多元业态,构建起日间游览、夜间消费的全时文旅场景。在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八天长假期间,海口东坡老码头客流量累计超18.2万人次,成为热门文旅打卡地。

  文昌航天超算中心则打造“科技+旅游”新标杆,其陨石博物馆馆藏400余件星际珍品,配套模拟火箭发射、VR挖矿等互动项目,在国庆中秋假期成为亲子研学热门目的地。与之相近的文昌石头公园,凭借海蚀地貌与航天发射观测双重资源,实现自然景观与科技IP的深度融合。

  此外,五指山方诺寨的雨林民宿集群、海口全球花果之旅的田园综合体等新品,正填补海南生态度假、乡村休闲等细分市场空白,与传统景区形成互补发展格局。

  随着强基焕新行动的深入实施,海南A级景区正实现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的转型。“动态管理不是终点,而是品质提升的起点。”省旅文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依据《行动计划》,持续推进“三个一批”工作,着力将一批条件较为成熟、符合市场需求的网红点新建成为A级旅游景区,努力将一批资源禀赋较好、管理水平较高的A级旅游景区提升质量等级,严格将一批存在问题的A级旅游景区视情节轻重进行整治和淘汰,实现海南旅游景区的全面强基焕新升级。

  

  

  (编辑: 韩建畴)

  


原文链接:http://lwt.hainan.gov.cn/ywdt/zwdt/202510/t20251012_394395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